查看原文
其他

合肥,为什么这么“灵”?

合肥发布
2024-09-06

一座城,

独享一大淡水湖,是怎样一种神奇的存在?城市坐标——

中国中部、“为皖之中”

北纬30°57′-32°32′,东经116°41′-117°58′之间


合肥地形图 | 制图/查理看世界这里,左手淮河,右手长江,虽无崇山峻岭,却也山环水抱,更含丘陵之起伏错落。每年梅雨季节带来的年均降水量可达1000mm,降水沿山岗丘陵向两侧分流,分别汇入长江、淮河两大水系,低洼处聚水而成的巢湖,面积广大达787.4km²,为中国第五大淡水湖这里,湖与城市相连,达到天人合一的场境。浩渺烟波里,氤氲着一城的灵气,正如古话说:城有水则秀,居有水则灵这里就是——

合肥

一方土地,万千生命。

合肥,不仅仅是众人眼中的“科创之城”,在这片11445.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生活着985.3万常住居民,还有无以计数的动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在这里生存繁衍,与人类和谐共生,营造出了万物互联、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奇观。

万物各得其和以生,各得其养以成。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,我们与“苍穹巨灵”一起发问,合肥,为什么这么“灵”?

※点击可获得高清大图↓

合肥很“灵”系列手绘海报 | 作者/管夏轩。

01/

合肥有灵

合肥拥有丰富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体系,为各种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场所和丰富的食物资源,更让无数种生灵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安身之所。


中华虎凤蝶 摄于银屏山。特约摄影师斑斑之鸠/摄


短柱铁线莲 | 摄于巢湖。特约摄影师斑斑之鸠/摄


三宝鸟 | 摄于大蜀山。特约摄影师斑斑之鸠/摄


白胸翡翠 | 摄于北雁湖。特约摄影师斑斑之鸠/摄

繁茂的湿地,万物的生长,迸发着合肥的生机与活力。

近年来,在“五大工程”和“四源同治”的综合治理下,合肥生态名片越擦越亮。

巢湖月亮湾湿地 | 李春霄/摄

2022年7月,十八联圩湿地修复工程三期工程项目建设完成,这也标志着总面积100平方公里的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面建成。通过连续3年(2021年-2023年)环巢湖十大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及监测,结果表明,十大湿地生物多样性明显提升。

白琵鹭 | 摄于巢湖。特约摄影师斑斑之鸠/摄

环巢湖十大湿地维管束植物由562种(2021年)增加到了736种(2024年3月);环湖鸟类种类达315种,使巢湖记录鸟类达到358种,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2种,如东方白鹳、黄胸鹀、青头潜鸭、卷羽鹈鹕、黑脸琵鹭等。越来越多的珍稀候鸟从“稀客”变成了“常客”,极大地丰富了巢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。

东方白鹳 | 摄于巢湖。特约摄影师斑斑之鸠/摄
合肥人常说:“城湖共生”。合肥的城市生活与巢湖,似乎不单单只是共存的关系,而更像两个相处了很久的朋友,经历过磨合,又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达到相互融合、接纳、依赖的境界。

巢湖,不仅是我们的居所,也是一个平台,它是由所有生物构建而成的共同体,是人与自然关系维系的纽带,也是合肥这座城市的精神皈依。


02/

“园”本生活


从合肥市区抬眼望去,这里绵延的尽是高楼大厦,对于野生动植物来说,生存也许是种挑战。

因此,合肥与生灵共存的关键就是:将自然留在城市

其中,更为重要的是教会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。而与自然相处的第一步是亲近自然

逍遥津公园。江然凌/摄

城市公园是林立高楼中的“城市绿肺”和“天然氧吧”,近年来,合肥正着力构建全域公园,城市风貌与公园形态交织相融:2023年,合肥新增、改造绿地708万平方米,建成城市绿道177公里,新建公园游园61个,翡翠湖、南艳湖公园“拆围透绿”,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成为全国典型。全市千亩以上公园已有20个、口袋公园已达245个。努力实现“300米见绿、500米见园”。

杏花公园。王牌/摄

同时,城市中的绿色还填充了一些更细微的角落,在河边、在桥下、在屋顶、在街旁……郁郁葱葱的植物,让合肥这座城市充满生机。

油桐 | 特约摄影师斑斑之鸠/摄

当城市泛起了绿意,动植物栖息地变得更多,与它们的偶遇也少不了。生灵们或可爱,或呆萌,但有些也会让我们感到惊慌。随手翻开一块大石头,你都可能邂逅一只蚂蚁、金龟子、西瓜虫、蜘蛛、瓢虫等。

雌性玉带蜻 | 特约摄影师斑斑之鸠/摄


红胁蓝尾鸲 | 摄于蜀峰湾。特约摄影师斑斑之鸠/摄

“网红鸟”戴胜 | 摄于北雁湖。特约摄影师斑斑之鸠/摄

合肥的城市绿道,将散落在城市各处的绿色空间进行串联。闲暇的时间,你可以来一场绿色骑行。

塘西河骑行绿道

公园并不是低配版的大自然,它就是大自然。与公园亲近,关心自然,体察万物,热爱生命,才能让我们保有梦想与想象,才能以朴素的心灵光照本真的自然万物。


03/

万物“合”谐


天地间,种群纷繁,皆相伴而生,一同栉风沐雨,行循自然。

多样生命,虽生而不同,却相依而存。如果没有生物多样性,也将没有人类。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作用,可以概括为“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,一个物种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,一个优良的生态系统可以改善一个地区的环境”。

除了保护,与自然相处的第二步是了解自然

在合肥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,有很多人都在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,付诸行动、贡献力量。

自然体验活动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,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奥秘,培养他们友善自然的意识。当孩子们看到自然赋予动物们的“超能力”,看到动物们的智慧,尊重与守护生灵也许会成为一种与生俱来的习惯。

湿地志愿者服务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湿地的生态平衡,为合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
科学家们深入湿地进行详细的调研考察,为合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。

湿地周边的社区居民生于斯,长于斯,是这片土地上最忠诚的守护者,他们用责任和担当护卫着每一个生命的安全与尊严。

合肥,它不仅是900多万人的家,也是动植物的家。在这里,繁华都市与湿地相互辉映,它是一座与万千生灵共呼吸的城市。

每一天,当我们在楼宇中努力生活,众多生灵也在以它们的坚韧、隐忍和决心努力生存。我们与这些生灵共享一片山河,尊重它们作为一个独立生命个体所具有的尊严,理解它们的生活方式,守护它们的生存空间。守护生灵,亦是守护我们自己。
小布的话:写到这里,我们感到遗憾的是,在全球范围内,生物多样性整体丧失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。有人会问,物种灭绝不是自然规律吗?在原有物种不断灭绝的过程中,也会有新的物种陆续诞生,为什么人类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呢?其实,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,当今物种的灭绝速度远远超出了自然灭绝的速度。最新研究结果表明,在过去50年,物种灭绝速度比过去1000万年的平均速度快几十倍到几百倍,而且仍在加速。物种种群数量自1970年以来迅速减少,陆地物种减少了40%,淡水物种减少了84%,海洋物种减少了35%,有大约100万种生物面临灭绝,因受人类活动威胁而濒临灭绝的物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。全球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丧失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食品、健康、环境、安全等福祉,也影响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。我们在欣喜于保护生态环境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的同时,也需要真正地了解危机,才能更加有责任地面对责任,也才能走向更有可能性的未来。
信息源:合肥发布

手绘海报:管夏轩

责任编辑:徐楚寒



往期回顾


PAST REVIEW


●张红文主持召开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

●刚刚!京东方在合肥连落两子

●合肥少年叶子健,点名表扬!

2500万!合肥新一轮消费券来了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合肥发布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